通河县江畔非遗学校挂牌,赫哲族鱼皮技艺融入美术课堂传承民族文化
近日,位于黑龙江省通河县的江畔非遗学校正式挂牌,标志着赫哲族鱼皮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学校将赫哲族鱼皮技艺融入美术课堂,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并学习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
通河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是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赫哲族鱼皮技艺是赫哲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东北一绝”。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一传统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江畔非遗学校的成立,旨在保护和传承赫哲族鱼皮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以“传承、创新、发展”为宗旨,将赫哲族鱼皮技艺纳入美术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学校聘请了赫哲族鱼皮技艺传承人担任教师,为学生们传授技艺。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 *** 鱼皮工艺品,还了解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知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赫哲族鱼皮技艺的 *** 过程复杂,需要经过选材、剥皮、晾晒、雕刻、染色等多个环节。在江畔非遗学校的美术课堂上,学生们从最基本的选材开始学习,逐渐掌握 *** 技艺。教师们耐心指导,学生们刻苦练习,逐渐掌握了这一传统技艺。
学校还定期举办鱼皮技艺展览,展示学生们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族鱼皮技艺。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多家艺术院校、文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推动赫哲族鱼皮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江畔非遗学校的挂牌,不仅为赫哲族鱼皮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江畔非遗学校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首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只有当人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它们。江畔非遗学校的成立,正是基于对赫哲族鱼皮技艺保护意识的提高。
其次,创新传承方式。将赫哲族鱼皮技艺融入美术课堂,是一种创新性的传承方式。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
最后,加强交流与合作。江畔非遗学校与国内外多家艺术院校、文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为赫哲族鱼皮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这种开放式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通河县江畔非遗学校的挂牌,为赫哲族鱼皮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努力,让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